袁昌明的博客
真名袁無名化名原住民現名老猿--村夫野话集
2017年7月31日星期一
忧中华224 - 中华文明是内湖文化
一个先进、富于活力的文明必然有其自我净化的先天机制。在四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常被认为是当今唯一不断延续的古代文明,这一事实表明,中华文明一定有其较为独特的存活及进化机制,比如其内在的包容性及爱好和平、安土重迁等民族本性。
同时,中华文华又被广泛认为是一个巨大的酱缸。这就是说,中华文明不但含有大量糟粕,而且还缺乏自我净化的机制。无论是原生,还是外来,什么好东西、好事物在中华文化内部都会变质,而坏东西、坏事物只会变得更坏、更丑、更恶。
中华文化显然不像大海,准确而言也不像酱缸,实际上更像内湖。因为地处低洼,所以更容易藏污纳垢, 地下的清泉,床底的腐物,远处的雨雪和脏水都来者不拒,时间长了,在缺乏自我净化机制的天然环境中慢慢演变成一个硕大无比的酱缸。
2017, 1,22 [星期日]
2017年7月24日星期一
忧中华223 - 中华社会的周期性坍塌
自秦汉以来,追求大一统的中华社会一直呈周期性坍塌,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无论是大帝国的盛世而衰,还是小王朝的起伏跌宕,两千年来都逃不脱这一规律。
每一个政府都象一座大厦,而贪官污吏就是邪恶的蛀虫,刚开始是一柱一梁的腐烂,随后逐渐形成坍塌之势,最后在风雨之中轰然坍塌。因为地基即政治模式乃由皇朝的奠基者及其御用谋臣所设计,其核心一直是如何维护皇权专制,整体建筑只是更新房屋,并未重新选址打地基,所以结果只能是大厦倒了再盖,盖了过后又倒。换言之,中华社会周期性坍塌原因固然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定包含这两条:一是制度设计有先天性缺陷,二是贪官污吏无法有效遏制。
要避免中华社会的周期性坍塌,也许具有竞争、自治性质的联邦民主政体真的是唯一的、最佳的选择!
2017, 1,22 [星期日]
2017年7月17日星期一
忧中华222 - 中华文化中的普世价值/2
在中华文化诸多美好的传统价值之中,具有普世意义者究竟何谓?
依老猿看来,真正属于中华原创、又在其文明发展史上极力推崇、并具有普世意义的传统价值也许就只有一个“孝”字,包括它所代表的敬老传统。其他的要么并非中华原创或独倡,要么在中华社会中并未广泛实践,要么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有较大的局限性。
比如,国人非常推崇“义”,但在实践中讲“义气”的人不是江湖习气太重,就是往往失去应有的原则,以至于不分对错好坏、最终常常害人害己。又比如国人自古强调“忠”,但我们尽忠的对象在大多情况下都是个人 -- 皇帝,上司,老大,丈夫,而非理想、 信仰、国家或爱情本身,因此“忠”“义”实乃无甚区别。至于“仁”,与“博爱”似乎并不等同,而 “信” 、”智”、”礼”等也很难说没有歧义或局限性。别的传统价值比如”勇”绝非中华文化独有,而“节“则可能完全是封建意识和做法。
2017, 1,22 [星期日]
2017年7月10日星期一
忧中华221 - 中华文化中的普世价值/1
任何文化都有可能滋生或含有某些普世价值。当今最显著者莫过于西方文化创建的“民主”、“平等”、“自由”、“人权”、“博爱”、“科学”等等。这些人类特有的美好价值在古代社会实属可欲不可求,在现代社会应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反观中华文明,我们也构建、倡导过不少类似普世价值的事物,比如 “仁”、 “义”、 “礼”、 “智”、 “信”; “忠”、“孝”、“廉”、“耻”等等。
问题是,诸如此类的传统价值其中有哪些能算普世价值,又有哪些属于中华原创呢?
2017, 1,22 [星期日]
2017年7月3日星期一
忧中华220 - 中华社会的优异个体
忧中华220 - 中华社会的优异个体
每每听到、看到、读到、想到某位国人在某一具体方面获得无与伦比的成就,老猿我禁不住一次又一次的感叹,国人中真不乏能人异士!自古以来,中华社会虽然有巨量无数的造粪群众,包括无数生了、活了、死了的老猿先人(及本人)。可幸的是,我们从来不乏优异的个体,正是这些优异的个体实乃推动中华文明进步的历史动力。
这些个体绝非完人,但堪称超人,是他们善用自己的智慧技能努力拓展、维护了国人的生存空间。 他们不是昏昏噩噩的“人民”,而是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豪杰或革命志士,还有那些在各行各业奋力拼搏或精益求精的顶尖人才。只有他们才真正算是中华社会的精英。
是的,中华社会的精英能量巨大,但人数太少,绝不包括那些仅有头衔、毫无创建的平庸名流。今天的所谓精英,大多不过是自封自捧、欺世盗名的小人小丑而已!
2017, 1,22 [星期日]
较新的博文
较旧的博文
主页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