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9日星期三

忧中华241-中华文化的尊道传统

这个议题显然也太大,但也不妨在此概说一二。

除了儒教,最能反映中华以人、以肉、以我为本的文化特征者非道教莫属。无论是从广义上的黄老思想,还是从形形色色的方术方面来看,道教的影响尤其在民间无所不在,包括与其紧密相连或直接、间接从中衍生出来的各种技能和生活方式,比如风水、占卜、中医、养生等等,这些无一不是中华文化的独有内容。

对统治阶级来说,除了少数王朝(如汉初、李唐)少数历史时期,道教并不受待见,因为它不能象儒教那样有助于强化皇权专制。但是在民间,道教似乎比儒家学说更有市场。一方面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无孔不入,另一方面,对入世出士不感兴趣及一切未能在俗世获得成功的人士无疑比儒教、甚至比佛教更有吸引力。

不是吗,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国人崇儒而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皈道。

2017,8,24 [星期四]

2017年11月22日星期三

忧中华240-中华文化的尊儒传统

这个议题显然太大,但也不妨在此略谈。

信仰也许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诉求之一,不同的文化族群都有不同类型的信仰对象和体系。西人信奉基督耶稣,中东人礼拜真主阿拉,老外都信神,而我们自古则信人,即以尊孔为主要传统,这一根本区别原因有二:

对统治阶级而言,与任何其他能接触到的教义相比,只有儒家学说才最适用、最有效。儒教不但可以强化其权力本身,还可以帮助他们控制、操纵、教化被其统治者。同时,对民间百姓来说,在没有其他更灵验宗教的前提下,在以人为本的文化环境中,儒教是为积极入世的俗人提供了最吸引人的指导思想。为了成功,为了改善自身的物质生活、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儒教实为国人最贴切、最自然的选择。

毫不奇怪的是,一个典型的国人从小立志,一直奋斗到青壮年,自觉不自觉地、大多走的是儒家的路子。

2017,8,24 [星期四]

2017年11月15日星期三

忧中华239-国人恶习的心理基础

大凡是人都会有不良习惯。不同的人群因为某种共同的原因也会具有不同的习惯。国人毫不例外,其全民恶习更是举世闻名。

比如国人爱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 诸如此类的恶习有几个共同点。一是多在屋外,尤其是在公共场合 -- 国人很少在自己家里这样干;二是只顾自己痛快随意,不管他人的感受。这些共同点说明,国人恶习的心理基础就是在潜意识中把陌生人不当人。

是的,我们许多根深蒂固的恶习大都是因为我们将不相干的他者视为非人。

2017,8,24 [星期四]

2017年11月8日星期三

忧中华238-国人最不尊重人

严格地说,在以人为本的中华社会里,我们是非常尊重人的。但是,我们尊重的对象仅仅限于与我们具有关联者,比如亲朋好友、熟人旧识、同乡同学、同事同行,尤其是上司老板、师长父母、老大兄姐等等。如果与我们毫无关系,我们对陌生人是不屑尊重的。在有些场合下,面向陌生人,我们甚至可以对其视而不见,或将其看作非人。

原因很简单:陌生人对我们毫无用处,我们既不指望他们的帮助,也从他们身上得不到任何益处,而其言行举止、态度观感对我们更无意义,一旦我们确定他们对我们没有任何威胁、对我们的人生没有能想象的负面影响时,我们便可以肆无忌惮,不必给以丝毫尊重。

2017,8,24 [星期四]

2017年11月1日星期三

忧中华237-中华文化以人为本?

与以神为中心的西方文明相比,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是把人放在中心的。这种在个人心中、在社会生活中‘以人为本’的文化特点决定国人注重的是肉体的生活,而非灵魂的修养。

因为我们的文化中心是人,是人的肉身,是我本人,所以,我们的社会生活及一切人际关系都围绕着‘我’。对我而言,凡是能章显或有助于提升自己社会关系的人事,凡是能满足自身肉体需求的人物都是我追求的对象。比如面子,权位,钱财,房屋等等,不一而足。

是的,在一个以人/肉/我为本的世俗文化氛围里,名利总是被追求的终极目标,而自私也是天经地义的。

2017,8,24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