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7日星期三

老猿317-國人之“忠”

或許代表了中華文化中一個比較獨特、且也不無普世意義的人生價值。

 

自古以來,國人迄今依然十二分強調為人要忠:傳統社會中要忠于君王皇帝,終于朝廷上司;當今社會裏也要忠于黨團祖國,忠于長官老板,當然還有忠于丈夫/妻子,忠于友誼等等。

 

與西方文化相比,我們的特點在于更加強調政治之忠, 尤其是對最高統治者的個人之忠。在此方面的長期曆史實踐中,國人之忠明顯有三大偏頗:一是忠,即對所謂明君、甚至庸君、暴君、昏君、亡國之君無條件地效忠,盡管此種行為有時迂腐可笑、有時還可能會助纣為虐、或毫無意義。二是忠,即在口頭上、甚至在某些淺層行為上對最高領導者表忠,近代如喊口號、跳忠字舞、發文章聲明,但心中其實並無忠誠之意。三是忠,即抽掉了做人做事的原則、罔顧公平正義、不分善惡對錯地向上效忠。

 

進一步言之,忠于某個抽象的事物、如原則、理想、信念必然有助于完善自我或實現自己的人格獨立, 而忠于某個具體的他人無疑會多多少少失去自我或自己的獨立人格。因此,平常人與人之間的非政治之忠, 比如對愛情或友誼之也許不失為一種美德,但國人的政治之忠則在絕大多數情景下都失之偏頗,所以還是少強調為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