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星期一

《致初戀》- 21

 致初戀一個知青的海外生涯本是我用自创的日记式书信体所写的自传或回忆录,全书分上下两集,上集是写给初恋的,于2000新年前后一两个月之中草成;下集则是写给“初爱"的,于2020新年前后一个月内完成。尽管现在早已人事已非,但除了我父母和妻子,这两位女性毕竟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两个人。如果说前者使我自大学毕业后改变了人生路向,后者则给我充分的灵感力量以致在文学创作上获得了两大自我突破:一是抒写並发表了比我所知作者更多的情诗;二是用英文写作并发表了许多长、短篇小说及随笔。《致初戀》一书是在新冠疫情的高峰期间匆匆出版的,未曾想成了我的“种子作品”:其后出版的英文长篇小说(DETACHING《出走》,THE TUNER《调音哨》), 数十个短篇小说,包括短篇小说集FLASHBACKS《倒叙》,以及即将出版的英文三部曲PARADISE REGAINED《复乐园》和散文集RETURN TO THE ROOT《归根集》,都是该书的英文衍生作品。现在此分期贴出,与其为了分享,不如为了存档,算是俺曾活过的见证,也算是把自个儿上传到网络空间或某个平行世界吧。 

作者:袁昌明; 出版社:温哥华太平洋诗歌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年;体裁:日记式书信回忆录;字数:28万;连接:

https://www.amazon.com/-/zh_TW/%E8%A2%81-%E6%98%8C%E6%98%8E-ebook/dp/B09BLSWF5C

------------------------------------------------------------------

下集致祁红

21封信

  

202111日,星期五,陰有陣雨

 

昨晚在微信中你說先到2021年等我辭舊,我讓你拽著一起跨進新年,感覺真好!夜起後再也不能入睡,我幹脆趁天亮之前發了三個宏願:一願人類世界和諧靜好,二願家人親戚平安健康,三願你我彼此豐盛快樂。至于還有其它幾個小小的願望這裏就不啰嗦了。

 

早晨聽著雨聲下床,看到你來的微信頗有意思。 你說我和前妻戀愛三個月就談婚論嫁,和現妻約會三個月就娶回了家。你真是猴急猴急的,玉器要滅你的急性子,讓你等三千年。說這話足以證明你真是最毒、最狠婦人心啊!只要你耐得住寂寞,你就去修煉吧,等你修成白骨精,我再用猴棒收拾你!

 

     說到這裏,我的嚴肅反應是,前妻的心態現在已十分蒼老,現妻的身體早就變得"枯澀",唯有預妻你的心身依然生動活潑,我實在喜歡不已!

 

     照我最近十年的習慣,每月初我都忙著投出前一天准備好的各種詩歌文檔,一連幾個小時甚至幾個半天忙著向各個英語文學刊物進行地毯式、規範化投稿,雖然這種有違行規的做法只能是廣種薄收,但因為基數較大,每月平均至少也有十二次左右的錄用率,成績還不錯吧!不知怎的,溫哥華是我成為詩作者的風水寶地。

 

知道嗎?大溫市是由十幾個衛星城鎮共同組成的,我一直住在溫哥華本埠,而毗鄰的列治文市因華人比例高達百分之五六十,常被稱為華人城,現在遠比傳統的唐人街繁榮,也是全加公認最美、最好的中小城市。說起它是因為我一直認為,加拿大是人類世界的最後一片樂土,而溫哥華不但是全球著名的最宜居城市之一,也是我們華人的地上天堂。

 

我知道澳大利亞也是個優美的國度,尤其是悉尼也是人類最宜居的城市之一,你居住的墨爾本也格外吸引人,但總覺得澳洲人遠不如加拿大人友好、和平,對非白人、非西方文化的容忍度較差,近幾年來其政府與媒體似乎特別反華、排華。瞧瞧溫哥華,我在這裏已住了28年,前幾年還寫了一篇博文,文中我將其概稱為"五福之地"。

 

     那五福呢?首先是口福。據統計,溫哥華的餐館在全北美的密度或比例名列第一,其風格、價位、食材、服務無不屬首屈一指,無怪乎許多外地人經常專程來此大快朵頤。1990年代初,記得有一家叫美食軒的連鎖店,每逢節假日都有許多美國人驅車跨境來排長龍等著進餐,尤其是位于本那比市的那家,更是門前若市。我對其價廉味美的碗仔魚翅湯至今難以忘懷。只是苦了身處競爭白熱化第一線的餐館業主們,由于行業內鬥激烈,許多好餐館三、五年之內都得關門大吉。那家美食軒據說就是同行使壞被搞垮的。此外,因溫哥華是港口城市,各國特有、各具民族風味的幹鮮食材都應有盡有。無論自做或外食,都可隨時就近大飽口福。

 

     其次可謂之眼福。溫哥華風景優美,世上少有。春有櫻花燦爛,夏有百芳爭豔,秋有七色樹葉,冬有銀裝素裹,上有藍天白雲,近有群山起伏,遠有海天一色,各種建築,各色庭院,各樣街景讓人目不勝收,流連忘返。無論黑白黃紅人種,舉目可見一個個美女帥哥招搖過市。尤其是每有華人選美比賽,常有本埠少女入圍奪冠。是的,就外表直觀而言,溫哥華養眼的自然人、物實在不少,舉世罕見。

 

     三為福。一年四季,夏天不熱,冬天不冷,春秋涼爽,蚊虰鮮見。出門遠足不擔心毒蛇猛獸,居家過日老爹也不敢動手打兒子。就人之觸覺而言,溫哥華讓我們感到難忍難耐的自然物的確很少。就人文環境來看,我們更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話可以隨便亂說 —— 在網上用中文唾棄謾罵他人也無妨;腳可以四處遊走 —— 公園草地一無禁足招牌,多元文化給人選良多。人權更有一大堆,只要守法,誰也不敢動老子一根毫毛。雖然在歐美其他地方也可享有同樣多的人身自由(在美國還是要擔心警察無端動粗開火),但它們不能提供如此優勝多多的宜人氣候和多元文化。

     

     四可謂福。作為一個世上公認的人類最宜居之地,溫哥華吸引了衆多的富人移民,其比例無疑是加拿大最高的城市,也許是全球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既然有錢人最多,賺大錢的機會相對也不少。只要有一定的原始積累,只要能付得起首付,一生只須買對一個房子,坐在屋裏等幾年都會搖身一變成為百萬富翁。比如20多年前有一個工友,整天苦哈哈地和我一樣賣苦力,可他也千方百計湊足首付在東區買了一幢又小又舊的破房子,因為打理得當,現在其身價也在百萬以上。近日甚至有人預測,按千禧年後頭十年房市的趨勢,再過十年,如今100萬的房産將升至700萬。此話當然不能當真,但拿最低工薪的窮打工仔變富翁,在溫哥華其實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難。很顯然,在別的歐美城市是極少有這樣的福的。

 

     五為福。在溫哥華,信基督耶稣是神的,各種教堂比比皆是;奉釋加牟尼為佛的,大小廟宇遠近都有;印度教,錫克教,伊斯蘭教等各種教派教支在本地都不乏敬奉場所;禅修,瑜伽及其它五花八門的靈修中心近幾年也像雨後春筍,不少人趨之若鹜,許多大師或神棍因此還賺了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銀。出于好奇,也是為了尋找精神寄托,我也去過不少靈修之地,也曾拜佛敬神,雖然最終還是選擇道法自然,隨緣隱修,但深深認識到住在溫哥華,無論是居家還是出外,只要善于自控心境,總是不乏福的。

 

     今天是2021年的第一天,我故意講到溫哥華的"五福",當然不是為了炫耀或邀寵,而是讓你我多沾點兒新年的福氣。你那已是元月二號了,我想讓你停留在元旦的幸裏!

 

2025年8月28日星期四

《致初戀》- 20

 致初戀一個知青的海外生涯本是我用自创的日记式书信体所写的自传或回忆录,全书分上下两集,上集是写给初恋的,于2000新年前后一两个月之中草成;下集则是写给“初爱"的,于2020新年前后一个月内完成。尽管现在早已人事已非,但除了我父母和妻子,这两位女性毕竟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两个人。如果说前者使我自大学毕业后改变了人生路向,后者则给我充分的灵感力量以致在文学创作上获得了两大自我突破:一是抒写並发表了比我所知作者更多的情诗;二是用英文写作并发表了许多长、短篇小说及随笔。《致初戀》一书是在新冠疫情的高峰期间匆匆出版的,未曾想成了我的“种子作品”:其后出版的英文长篇小说(DETACHING《出走》,THE TUNER《调音哨》), 数十个短篇小说,包括短篇小说集FLASHBACKS《倒叙》,以及即将出版的英文三部曲PARADISE REGAINED《复乐园》和散文集RETURN TO THE ROOT《归根集》,都是该书的英文衍生作品。现在此分期贴出,与其为了分享,不如为了存档,算是俺曾活过的见证,也算是把自个儿上传到网络空间或某个平行世界吧。 

作者:袁昌明; 出版社:温哥华太平洋诗歌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年;体裁:日记式书信回忆录;字数:28万;连接:

https://www.amazon.com/-/zh_TW/%E8%A2%81-%E6%98%8C%E6%98%8E-ebook/dp/B09BLSWF5C

------------------------------------------------------------------

下集致祁红

20封信


20201231日,星期四,陰有陣雨

 

想必你已見怪不怪,正如流感患者有時會發高燒說胡話那樣,害相思病的人免也會想人想得胡說話。昨晚我在微信交談中有點放肆,今天在這裏遣詞造句就得稍微正經些,雖然你是我唯一的聽衆或第一讀者,但等我們遠離現世,後人中也許會出現第二甚至第N個讀者,如果言詞無忌恐會遭到他們的指責,從而打破我們來世的靜好。

 

今天是年終的最後一天,剛好也是我為自己規定、並已厲行兩年的"兔日":一方面是為了感恩而"憶苦思甜",一方面是為了維護並加強自身的免疫力,我每月都在月底選一天只靠喝清水、吃白菜、水果充饑。想到今年只要能活下來都值得慶祝感恩,吃一天齋尤為必要或合適。對全人類來說,2020年是病毒肆虐、人心惶惶、社會噪動的一年,至于明年,據說天災人禍的情況可能更加嚴重;對我個人來講,2000年象1980年一樣是各種不幸紛至沓來之年,而接著的一年則是真正的災難時期。

 

事實上,這個大災難,即千禧年後的科技泡沫早在送我父母回國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只是當時毫無察覺,更談不上提前防範。由于那幾年在買賣股票基金方面一直不無斬獲,滿以為自己是個經驗豐富、精明幹練的投資理財者。在自信心的驅使下,加上自己一向膽大氣壯又急功近利,我把所有的存款余錢都投入股市,更有甚者,因沒時間也特別厭煩處理房客問題,我于O1年元月31日正式將我們住了四年的第一幢獨立屋賣掉後(24.7萬加元買、23.8萬賣的,淨虧了三萬),又把到手的現金全部加注到投資帳戶,最不應該的是,我在錯誤的時間從銀行貸款將其投放到錯誤的股市。

 

幾個月後,北美股市崩盤,納斯達克指數從五千多點一路往下,半年之內跌至一千多點。我的投資組合大都集中在科技類股票,結果損失特別慘重,比如加拿大當時享有國際盛名、簡稱為"北電"的龍頭股,因其會計欺詐及管理醜聞曝光,三天之內使我淨虧16萬加元。雪上加霜的是,因為市值下滑過巨必須不斷向銀行追繳保證金,即歸還投資性的現金貸款,我不得不隔三差五地忍痛割肉斬倉。深陷海嘯般的股災,我每天欲哭無淚,心如刀絞,同時也憤怒得發狂,所作出的反應卻一錯再錯、錯上加錯,比如北電每次大降我就"抄底"大量加倉,結果越虧越多、越賭越輸。在這種危機狀態中,我一邊要強打著精神照常工作,一邊心身俱疲地還要承受虧損,看著飯菜吃不下,躺在床上睡不著,直到我幾乎精神失常。到了年底一算,我竟然虧了五十二萬之巨,這可是我全部實際淨資産的百分之七十啊!換言之,十年積攢、打拚的血汗錢就這樣付之東流、一去不返,千真萬確是"一夜又回到了解放前"!

 

長期以來,我之所以一直盡全力奮鬥,本來的打算是在200102年即45歲生日之前退休,然後再隨心所欲地跟著興趣走。我對掙錢及物質生活從來沒有過高的期許,更沒有什麽真正持久的熱情,只是想一鼓作氣給家人提供比較體面的生活條件和方式,同時證明自己並不乏創造財富的真實本領。可是在如此短的時間裏虧損得如此慘烈,遠遠超過了我的心理承受範圍。我恨自己愚蠢不堪又命途坎坷,別人可以喝酒吸毒麻痺自已,或者幹脆跳海跳樓尋求解脫,或者靠家人好友的支持減壓恢複,我卻既不會捶胸頓足、自搧耳光、哭天搶地發泄情緒,也不屑于借酒消愁、自殺了斷。為了家人,在沒有任何人的關懷下我只能獨自默默地承受撕肝裂肺般的痛楚。

 

不錯,我剛要爬上人生的山頂又被"命運"無情地推進深淵:房子只剩小兩個,定期存款微不足道,流動現金僅夠付帳單、還房貸,兒子們體弱又不上進,妻只有埋怨和臭臉,自己除了奔波勞累,就是抑郁不振。我還能東山再起嗎?怎樣才能走出我的第二個人生低谷?

我想在新年前夕把這種種苦痛都就地、及時地掩埋,但願來年一切都得到真正的改善!



2025年8月25日星期一

《致初戀》- 19

 致初戀一個知青的海外生涯本是我用自创的日记式书信体所写的自传或回忆录,全书分上下两集,上集是写给初恋的,于2000新年前后一两个月之中草成;下集则是写给“初爱"的,于2020新年前后一个月内完成。尽管现在早已人事已非,但除了我父母和妻子,这两位女性毕竟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两个人。如果说前者使我自大学毕业后改变了人生路向,后者则给我充分的灵感力量以致在文学创作上获得了两大自我突破:一是抒写並发表了比我所知作者更多的情诗;二是用英文写作并发表了许多长、短篇小说及随笔。《致初戀》一书是在新冠疫情的高峰期间匆匆出版的,未曾想成了我的“种子作品”:其后出版的英文长篇小说(DETACHING《出走》,THE TUNER《调音哨》), 数十个短篇小说,包括短篇小说集FLASHBACKS《倒叙》,以及即将出版的英文三部曲PARADISE REGAINED《复乐园》和散文集RETURN TO THE ROOT《归根集》,都是该书的英文衍生作品。现在此分期贴出,与其为了分享,不如为了存档,算是俺曾活过的见证,也算是把自个儿上传到网络空间或某个平行世界吧。 

作者:袁昌明; 出版社:温哥华太平洋诗歌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年;体裁:日记式书信回忆录;字数:28万;连接:

https://www.amazon.com/-/zh_TW/%E8%A2%81-%E6%98%8C%E6%98%8E-ebook/dp/B09BLSWF5C

------------------------------------------------------------------

下集致祁红

19封信


20201230。星期三,小到中雨

 

昨晚終于等到你的微信,盡管只是一個表示天冷的抖音圖象,我孤身在床卻也感到了溫暖。睡前發給你第一封信,今早下床前一如往日首先查看是否有你的來訊,匆忙間記住了你說的話:今生不敢有非分之想,來世再愛你。想到你幾個月前開始學畫畫,畫技還沒完全入門卻先給我畫了一個大餅,我看了又看,想了又想,雖然不能果我肉體之腹,卻可充我心靈之饑。有精神之餅就行!

 

你首次稱呼我為"玉斧袁同學",聽起來多少有點別扭,還是簡單叫我"玉斧"("預夫"之諧音)吧!這樣才與"玉器"("預妻",即預定的來世之妻)完全相對是不?作為一把"斧頭",只要功夫到家,我一定會用愛的雙手把你這塊"玉器"鑿成精美的藝術品,同時把我余下的人生劈成一根根充滿能量的篝火之薪。當今國內的高官富豪盡管小三無數,妻則只有一個,而我遠比他們更富有,雖無民間傳說的四妾,但有三妻:"前妻"、發妻,還有你這個預妻。當然,我這並非常人所說是"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而是各妻對我都有特別的人生意義。

 

有這麽一個說法:男人愛一個人去寫詩,女人愛一個人去做夢。你說你從不做夢,這個說法顯然在你身上說不通,但十分符合我的現實。我一生只為三個女人"當面"寫過詩。給易明寫得較少些,其中第一首是1980年認識後不久寫的,當然是中文,可惜她盡管在行動上愛我,但在言語上從來沒有表示過,只是病態地與我熱戀了三個月,最後還是毅然決然地拒絕嫁給我,從而改變了我大學畢業後的人生道路,同時也使我的詩興還未來得及真正發作就被生生撲滅了,以致我後來兩三年內完全失去了任何寫作的欲望。好在那首(題目是"致初戀情人"的)短詩十幾年前在溫哥華的一張小報上終得發表,不消說,還因為她的緣故,我在二十年前萌發興致寫了《溫哥華情箋》,從而有機會用文字記載了我的前半生,也算是對我的一種精神補償吧。

 

1983年與發妻談戀愛也只有三個月,短時間內我給她寫了大量的、也是最多的中文詩,可歎的是連一首都不曾發表過,情有余而才不足,畢竟都是些難能登大雅之堂的歪詩。她對我最大的人生意義之一就是,正是因為她婚後、尤其是在溫哥華定居以來常常讓我深陷苦悶而不能自拔,最後我終于通過英詩創作而找到自解、自救的出路。換句話說,就象古希臘時期蘇格拉底被妻"逼"成大哲學家一樣,我也是被妻在無意中"逼"成詩歌作者的!

 

至于眼下的你,一切都似乎都早已注定,一切都還在正在進行,但願你能真心保護我的寫作欲望,解除對我的"言禁",給我表達思想的自由;但願你會象英國著名劇作家蕭伯納年老時(比他年長)的情人一樣一直到死都真心待他、有始有終地做好他唯一最佳的"模特兒"!很顯然,你可以給我靈感,讓我寫下並正式發表了"致天下未成眷屬的有情人"等中、英文詩;你已讓我再次産生興致續寫《情箋》一書;今後甚至還可能使我把剩下的歲月本身也活成一首好詩!

 

大凡墮入愛河的男女似乎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浪漫情懷,有文人氣質的人尤其如是。當對異性的喜愛之情難以用行動來表達時,詩文便成了信手拈來的媒介。前些時我曾說緩解相思病可以通過諸如一起回溯過去、憧憬未來及解除言忌等方式,現在看來,目前對我最有効的辦法就是寫日記信。可不是嗎?我把思念都嵌在文字之間不斷地送發給你,年過花甲,有時居然還象二十年前那樣亢奮,不但夜晚經常失眠,午休也難能入睡。

 

可惜的是,當時寫完並已打印好的《情箋》一書卻並未讓我實現初衷。大約是在2001年年初送我父母回國後不久,我們同一個知青組的陳祺毓從美國回加拿大,途徑溫哥華來我家探訪。可以想像的是,老同學分別數十載首次在異國他鄉相聚,自然少不了激動與歡笑。得知他博士課程還沒休完已在美國找到高薪工作,我替他感到由衷地高興,也十分羨慕他們學工程技術的留學人員到了北美可以當爺爺,而我們文科生只能是被人鄙棄的孫子

 

其實,在我們這些堪屬前輩的中國留學"精英"中,一直存在著一種嚴重的無奈與歧視。大家普遍認為,凡是學成後能在外國找到專業對口的正式全職工作者才算是有本事的真人才,否則就是無能的失敗者或人生輸家。雖然這種觀點現在看來顯然是一種偏見、淺見,但當時卻是根深蒂固的"主流價值"。面對我這個英文博士個體戶,陳在談笑投足之間都表示出按捺不住的"惋惜"和同情。他十二分地志得意滿,口若懸河,與馬峪河時期、高二(五)班的他簡直判若兩人。由于他表示出對文學作品也有濃厚的興趣,我便鬥膽將《情箋》的全全稿給他看。

 

第二天早晨他告訴我頭天夜裏已讀完全文(我深信他沒耐心看完),然後以不屑一顧的口氣直截了當地對我說:沒啥意思!你瞧,我對你這麽熟悉,照理說我應該是對你最感興趣的讀者,可我覺得實在沒什麽看頭,沒什麽文學價值!聽到這個評論,我感到冷水從頭淋到腳,也可以說如五雷轟頂,羞得我無地自容。事後我反複回味了他的反饋意見,深感他說的十分有理。是呵,連他都懶得看,我再怎麽精心修改也很難引起完全陌生讀者的關注呵!

 

就這樣,我對自己徹底失去了信心,打那以後,再也不敢繼續做文學夢了,尤其是再也不願觸碰《情箋》一稿、寫什麽回憶錄或自傳類的文字啦!

 

直到因為你,因為和你重逢我如今才又有興致、有勇氣續寫我的人生。


2025年8月21日星期四

《致初戀》- 18

 致初戀一個知青的海外生涯本是我用自创的日记式书信体所写的自传或回忆录,全书分上下两集,上集是写给初恋的,于2000新年前后一两个月之中草成;下集则是写给“初爱"的,于2020新年前后一个月内完成。尽管现在早已人事已非,但除了我父母和妻子,这两位女性毕竟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两个人。如果说前者使我自大学毕业后改变了人生路向,后者则给我充分的灵感力量以致在文学创作上获得了两大自我突破:一是抒写並发表了比我所知作者更多的情诗;二是用英文写作并发表了许多长、短篇小说及随笔。《致初戀》一书是在新冠疫情的高峰期间匆匆出版的,未曾想成了我的“种子作品”:其后出版的英文长篇小说(DETACHING《出走》,THE TUNER《调音哨》), 数十个短篇小说,包括短篇小说集FLASHBACKS《倒叙》,以及即将出版的英文三部曲PARADISE REGAINED《复乐园》和散文集RETURN TO THE ROOT《归根集》,都是该书的英文衍生作品。现在此分期贴出,与其为了分享,不如为了存档,算是俺曾活过的见证,也算是把自个儿上传到网络空间或某个平行世界吧。 

作者:袁昌明; 出版社:温哥华太平洋诗歌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年;体裁:日记式书信回忆录;字数:28万;连接:

https://www.amazon.com/-/zh_TW/%E8%A2%81-%E6%98%8C%E6%98%8E-ebook/dp/B09BLSWF5C

------------------------------------------------------------------

下集致祁红

18封信

 20201227日,星期日,小雨

 

红儿:

 不知你是否喜歡,我在信中就這樣稱呼你吧!

 今天是2020年聖誕節後的第二天,據下午本地的英文報紙報道,更致命、且更具傳染性的新冠病毒變種隨著兩個人的確診已從英國傳至我省,人們普遍都覺得非常恐慌。因為文化及制度方面的主要原因,加國的抗疫形勢遠比中國的嚴峻得多,而且越來越難于控制。為了作好最後的准備,今早在室內晨練時,我突然心血來潮,想到應該接著續寫我二十年前已經撂筆的《溫哥華情箋》。這樣既可𣈱所欲言、肆無忌憚地表達我對你的心意與懷念,還可平心靜氣地整理、記錄千禧年後我自己的過去。尤其是自去年十月初在家鄉與你重逢,一年來盡管我們通過微信聯系,但由于時差和家庭等因素,實不便展開即時的文字交流,更不能隨心所欲地通過語音或視頻進行溝通。現在開始用這種日記式的"微信"漸次向你講述我過去二十年的人生故事,也不失為充實我們抗疫生活的好方式,但願你真的樂意做我的第一讀者。至于2000年情人節以前即我前半生的故事,只要你有興趣,等你到兒子家能用谷歌時可以隨時上網查閱我在13年已公開貼出的《溫哥華情箋》。

 

三天前的夜晚與你在微信上"偷情"幾個小時,還彼此交換看了40多年前離別後的重要照片,隔著太平洋和你渡過了一個十分親近而美好的平安夜。聖誕節當天,妻上班又和我鬧了點別扭,屋外不見往年的瑞雪,屋裏也毫無應有的溫情,郁悶之際忍不住時時眺望東方,可惜到此時此刻仍未看到你的來訊。這樣也好,在這封收信人已經換作是你、總編號為第十八封信裏,我可以一邊期盼著你的微信信息、一邊先寫下想對你訴說的話。

 

每逢年終之時,我都習慣性地回顧一下全年的主要經曆。出于抗疫的需要,我從三月底到九月末整整宅家半年,經濟上不但沒有損失,幾十年來還第一次領到了1.5萬加元的政府福利,房客雖然帶來防疫的漏洞,但收租並未出現不繼的狀況。其它月份內每周因只上一兩天班,活兒不太累,安全問題也不大。就投資而言,去年年底一算發現又淨虧十萬加元從而痛下決心不再涉足股市,今年因已正式金盆洗手自然處亂不驚,兩星期前與投資經理進行例行年終檢討時,得知總回報率超過百分之七,還算差強人意吧。至于文字耕耘方面,如你大多已知,除了完成《心靈成長:豐盛篇》一書的漢譯英工作外 一一 這也許是我今生最後一次頗具份量的有償腦力勞動,我一共差不多創作了170首左右的英文詩和近30首中文詩(包括專為你而作的那首),所投詩稿陸續被兩百余文學刊物錄用,年內還得了兩個英詩獎、一個美國名獎的提名、擔任過全加中學生詩歌朗誦大賽半決賽評委並出版了我的第八部英文詩集,第九部也已被出版社接受。值得一提或尤令人快慰的是,年初發明了一種我稱之為雙語文化詩的新詩體,有幸受到英、美、加、澳一些著名刊物的青睐,日後成為我一生最重要的文學貢獻也並非完全不可能。此外,我往年的稿費一般都不超過300元,但今年卻第一次超過了一千 一一 妻再也不會譏笑我寫詩所得還不夠買稿紙和郵票啦!

 

最重要的、也是最讓我感到快慰的是八月中旬你說如果有緣,來世你會在馬峪河等我!盡管我倆不能公開補談一場錯過的戀愛或痛痛快快地來一場晚霞之戀,盡管在外人聽來做來世夫妻不過是個敷衍對方的玩笑話,但我們自己知道彼此話中的含義。不是嗎?我們有40多年前的校音器作媒,有40多年後的詩歌作證,更有綿綿不斷的牽挂加持,哪怕今生今世不能再見一面,我們堅信彼此也會在下輩子攜手赴約的。也正因為如此,我孤獨枯萎、漂泊苦悶的心靈最終有了安頓之處,而你我不無欠缺的今生又因為來世的緣分而達成雙倍的圓滿!

 

    我深知你我在今生今世連隨心所欲地聯系一下都很難,更別奢望見面親近。尤其是你,因有太多的顧忌與負擔、太多的矛盾和糾結,對我似有更多的保留、更強的排斥。在這方面,我自然非常理解,間或甚至期待如是,但喜愛之情、眷戀之心是絕難囚于時空之籠的。好在我們共同追求的本就是如印度教徒心中那樣的來世之福!

 

所以,本地的疫情再嚴重我也無所畏懼,無論以什麽方式,早點離開這個世界我可以在來世提前選定安家之處並時刻准備迎娶我未來的新娘!

 

 

20201228日, 星期一,陰轉多雲

 

是的,多虧有了你這位相識更久的新收信人,我才重新燃起興致在事隔20年後又提筆續寫《情箋》,雖說如今早已人變境遷,畢竟有機會能把自己的下半生交待一番。

 

2000214日我將第十七封寫給易明的長信投進郵箱,因剛好回顧完前半生的經曆,覺得終于卸下所有過去的負擔可以重新上路了,心情隨之變得輕松起來,不時想到獲得博士學位後不過四年時間,自己雖然沒有受聘從事什麽高端的專業工作,還時不時地體會到所謂的中年危機,妻的收入也一直低得簡直可以忽略不計,我卻在毫無倚靠的困境中完全憑著自己的努力和精明硬是打拚出一片小天地,不但有兩個聰明可愛的兒子、三個尚屬體面的獨立屋,更有一定規模的現金投資,一家四口不愁吃住,俨然過上了中産階級的小康生活,而且裏裏外外的事情都在不斷向好的方向發展,心中不免常常感到自鳴得意。

 

可惜好景不長、樂極生悲!到了四月初,西區的房客一反常態不交租金而且還聯系不上,最後只好叫警察過來開門。一眼看到屋裏所有的房間都遭到觸目驚心的人為損毀,比如牆壁、天花板、地毯甚至水電管線都面目全非,各個房間裏有垃圾堆成墳頭,墨綠色的黴菌擡頭可見,我感到一陣暈眩,兩腿發軟,差點當埸癱倒在地上。要知道,我拼盡了全力才在全加、全市最高檔的小區溫西買下這幢三層別墅,自己都舍不得住(也住不起),結果卻被萬惡無情的租客破壞得慘不忍睹,哪個屋主不會因此而心疼得要死呢!警方告訴我們,這是非法種植大麻的典型案例。作為加國毒都,大溫市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不法之徒為謀取暴利,開始從郊區搬到低檔城區、又從低檔社區遷至高檔社區租房偷種大麻,在這一趨勢日益嚴重的過程中,不幸的我因房屋雖舊但面積較大成了西區最早的受害者之一。

 

房客逃、屋子毀,我一下子失去了每月近三千元的房租收入,無奈之下不得不從數目有限的流動現金中擠出錢來償還房貸,一邊四處奔波照常忙于教學工作,一邊有理有節地與保險公司打交道。幸運的是,經過專業人士的實地核查與評估,保險公司最終同意支付一定比率的保險金,我自己貼進去幾千元找到價平活好的合同工,將全屋內部重新裝修了一下。

 

到了六月下旬,經過兩三年的努力之後,我父母終于獲得探親簽證,第一次來加與我們團聚。因為我們東區的自住房主層只有三房一廳,其中最大的一室一直用作教室兼書房,我和妻睡在新換過地毯的客廳裏,可兩位老人不願入住主人房,將就了一兩夜,我臨時決定沒等西區屋的裝修徹底完工就匆匆搬過來。不久,大溫地區的清潔工人開始了曆史上最長的罷工,我爸媽白天幫我們幹家務,晚上出門散步時就四處找地方處理垃圾。作為單幹的教育個體戶,我的教學工作一直都很忙,日常要處理的事也很多,比如招選租客、調解房客矛盾、維修替換水、氣、電設備及家具、投資理財、追租還貸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對父母的照顧,同時也不善于調和爸媽與老婆的關系,以致我老父不但心裏常常受悶氣、連吃睡都不安好,後來才慢慢認識到這些,現在每每想起我都倍感內疚!

 

大約是在2000年深秋,妻獨自回津探親,在我的要求下她雇請別人把《情箋》一書的手稿打印成文檔。其實,當初我有一個想法,就是等一兩年我45歲退休後再靜靜坐下來,精心將其修改成自傳體小說,並爭取有朝一日找到正式出版的機會。在實際寫作過程中,我存心有所創新,比如我采用的是日記式書信體,而敘述方式是蒙太奇或拚圖式的。可是還沒等到妻返回溫哥華,我又面臨新的問題,而更大的災難或危機也在前方不遠處埋伏著等我。

 

 

20201229日,星期二,陰有小雨

 

   首先是我的健康狀況第一次亮起了紅燈。那是一個周末的晚上,我正在學生家裏給一個小班上課,突然覺得尿急就匆匆安排學生做當堂作文的練習,我便趁機偷上洗手間,小便時竟然看見排出來的是米湯狀的液體,把自己嚇壞了。我平時除了容易上火,偶爾失眠,一年四季總是面對不同的患感冒的學生,可我從來都不曾被傳染過一次。後來抽空看醫生,說我患了急性前列腺炎,雖說吃藥後情況大為改善,但從那時起前列腺開始增生,晚上時常夜起,尿頻問題逐年惡化,失眠次數也隨之越來越多,以致在後來的歲月裏吃盡了身體不好的苦頭。

 

其次在父母的幫助下發現兩個兒子的關系不太融洽,而且問題很嚴重。幼子一直非常親愛長子,蘋果大一點兒的都要留給哥哥吃,可是長子對弟弟極不耐煩,常常惡聲吼氣。分析了一番,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我比較明顯地對幼子表示出偏愛,導致長子心裏不平。更叫人憂愁的是,兩個兒子身體都不夠健壯。小兒子暈車十分厲害,不坐車時也不知為什麽自己經常端著盆子往裏面幹吐。老大也曾像暈血似的突然倒地不起,送醫也查不出問題。不過,在講他成為我那幾年的心病之前,還是先對你說說他是怎麽入讀加國天才班的吧。

 

事實上,大兒子不但是我家首位被正式認定的智優生,就我所知也是最早被溫哥華教育局認定為智優生的中國新移民子弟之一,還是最早入讀當時全省在大學山中學開辦的、全加唯一過渡班(相當于國內天才班或少年大學生預備班)的華人孩子之一。

 

   事情的大致經過是這樣的。19928月底我們一家三口從薩斯卡通市搭灰狗長途汽車搬至溫哥華後,我一邊在UBC繼續修學分寫論文、一邊在溫哥華探尋謀生的可能性。當時7歲的兒子開始就讀附近快樂山小學二年級,因成績不錯,跳過3年級升讀4年級,5年級時成績依然優異,由任課老師推薦、經校長背書上報溫哥華教育局申請智商評估。不久,教育局指派兩個心理專家到學校對他和另一來自福建的、他的好友趙姓同學分別進行了一整天測試。然後,我們接到一份很長的書面報告,正式認定他為高智商學生(但拒不講明他的智商到底是多少),並推薦他入讀MACC多級混合班, 即通常所說的小天才班。我們兩家商定後決計讓孩子們到坦普爾頓中學去試試跳過6年級直讀7年級,結果他倆成績還是很好,學期結束時教育局又來函建議我們送孩子到大學山中學入讀過渡班。按計劃,頭一學年讀完89兩個年級的課程,第2年讀完101112年級的主要課程,如一切正常,孩子14歲便可直升UBC, 還可能拿到獎學金。因我們兩家父母在國內都曾是老師,深知全面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拔苗助長的危害性,經反複咨詢考慮,趙家最終決定讓孩子轉入普通中學,而我則打算曲線入讀全省最好的公立中學大學山中學,于是,我鼓勵兒子進了過渡班,但不知為何,趙家竟狠心從此不再允許他們的孩子與我們兒子來往,兩個最好的朋友從此便莫名其妙地永遠失去了聯系,讓我本來就比較內向的來兒傷心了好多年。

 

   你可能不知道,在加拿大,評估認定智優生的標准其實遠比中國的低。比如,加拿大正常小學生中百裏挑一者便可自然認定為智優生;但在中國,可能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才算。來兒小時也沒那麽優異,56歲時一個月一首20字李白的靜夜思要複誦200遍才能背住,氣得我有次用腳踹他。但我從小就注重培養他的讀書興趣和自學能力,幫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小學3年級開始,我從不需要敦促他用功,更無須請家教或親自對他進行輔導,只是每學期成績單下來後問問他的分數情況。最令人稱道的是他14歲那年,經過10個月不到的自學便一次性考取微軟證書,而當時許多大陸來的新技術移民都至少要花2,500加元的學費上班受訓才能獲取之。毫不誇言,長子的學業從未讓我們做父母的操過半點心;但為了避免智力透支的結局,我讓他在第二年從過度班轉入普通班,因為之後的他時間精力都十分充足,便參加了學校的戲劇活動,我給他買過一支單簧管但他毫無興趣,連箱子都沒打開過一次,自己花錢買架子鼓回來天天打,除了完成學業,他把時間幾乎全都花在電腦遊戲上。

 

    有天夜晚,我爸媽發現大兒子等我熟睡後又起床打電腦遊戲直到第二天淩晨。知道這一情況我第二天訓了他幾句,沒等我把話說完,他口吐白沫地倒在地毯上,把我嚇得發楞,從此以後再也不敢對他過于嚴厲了,而他只要保持成績優秀,其它方面都比較放任自己,尤其是一無志向,二無動力,不管我如何一次次想方設法開導教育他,他始終我行我素、拒不成長。看到他本有十分優異的資質卻一味貪玩無聊的電腦遊戲、毫無發奮上進的精神,每每讓我深感失望至極、苦惱至極、惋惜至極!

 

   妻從天津回來得知這些情況後,她一如既往毫無反應,只是時不時地抱怨家裏沒部象樣的汽車。過了幾天,我發狠決定趁父母還在溫哥華買了我們第一輛全新的汽車,紅色2001年款的豐田花冠,因為是以公司的名義買的,所以有全套配置,還專門上了底盤保護漆。這是我們擁有過的第七輛車。可惜我的車運一直奇差,這部車後來果然也給我添了不少麻煩。不過,趁它還十分鮮亮,我在元旦節期間帶著父母妻小全家過海渡、第一次長途開車到省府維多利亞市遊玩了一整天,返程途中還參觀了著名的博洽花園。回家第三天就送父母回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