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1日星期五

長子袁來如何進加國‘天才班’

一個月前為紀念其18歲生日寫過一篇‘幼子袁青何以成為少年(英文)詩人’的短文,今為紀念其28歲生日,再寫一篇“長子袁來如何入讀加國‘天才班’”的片段,算是憶舊思新,也算是給遠方的長子進行生日祝福!

事實上,犬子袁來不但是老猿家首位被正式認定的‘智優生'(highly gifted student),就我所知也是最早被溫哥華教育局認定為智優生的中國新移民子弟之一,還是最早入讀當時全省在大學山中學開辦的、全加唯一‘過渡班’(Transitional Class)(相當于國內“天才班”或少年大學生預備班)的華人孩子之一。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1992年8月底老猿攜妻帶子從薩斯卡通市搭灰狗長途搬至溫哥華,一邊在UBC繼續修學分寫論文、一邊在溫探探謀生的可能性。其間7歲的袁來開始就讀附近快樂山小學二年級,因成績不錯,跳過3年級升讀4年級,5年級時成績依然優異,由任課老師推薦、經校長背書上報溫哥華教育局申請智商評估。不久,教育局指派兩個心理專家到校對袁來和另一來自福建的、他的好友趙姓同學分別進行了一整天測試。然後,我們接到一份報告,正式認定他為高智商學生(但拒不講明他的智商到底是多少),並推薦他入讀MACC(Multiple Age Muster Class)多級混合班, 即通常所說的‘小天才班’。我們兩家商定後都讓孩子到坦普爾頓中學去試試跳過6年級直讀7年級,結果他倆成績依然不錯,結束時教育局又來函建議我們送孩子到大學山中學入讀‘過渡班’, 按計劃,頭一年讀完8、9兩個年級的課程,第2年讀完10、11及12年級的主要課程,如一切正常,孩子14歲便可直升UBC,還可能拿到獎學金。因我們兩家父母在國內都是老師,深知全面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拔苗助長的危害性,經反復咨詢考慮,趙家最終決定讓孩子轉入普通中學,老猿想‘曲線’入讀全省最好的公立中學大學山中學,便鼓勵袁來進了‘過渡班’,不過,不知為何,趙家竟狠心從此不再允許孩子與袁來往來,莫名其妙地永遠失去了最好的朋友,讓我本來就比較內向的袁來傷心了好多年。

等第一年結束,我們按最初設想從‘過渡班’轉到普通班。袁來于16歲上UBC電子工程專業,Co-op期間到日本京都工作一年,後回UBC讀碩士時曾獲1.7丌加元聯邦獎學金。2009年底與一韓國女子結婚,並雙雙赴美國 谷某高科技公司及斯坦福大學工作至今。

其實,在加拿大,評估認定智優生的標準遠比中國低,比如,加拿大正常小學生中‘百里挑一’者便可自然認定為智優生;在中國,可能千分之一、甚至丌分之一才算。袁來小時也沒那么優異,5、6歲時一個月一首20字李白的‘明月光’要復習200遍才能背住,氣得我有次用腳踹他。但我從小注重培養他的讀書興趣和自學能力,幫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小學3年級到碩士畢業,我有幸從不需要敦促他用功,更無須請家教或親自對他進行輔導,只是每學期成績單下來後問問他的分數情況。尤其令人稱道的是14歲那年,經過10個月不到的自學便一次性考取微軟證書,而當時許多大陸來的新技術移民都要至少花2,500加元上班受訓才能獲取之。毫不夸言,長子的學業從未讓父母操過半點心;唯一可惜的是,他雖讀書最厲害,卻死活不願再讀博士。也許是過早智力透支、或真受碩士指導教授的影響堅信到大公司工作比在大學有意思得多吧。

不管怎樣,在加拿大成為‘天才生’或智優生似乎並非難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